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趁着举国大庆,说说支付宝和腾讯,对民间公益的负面影响吧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7-10-1 12: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要说的这个,要继续公布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公益是以信任为哲学基础的。因此,其运营模式应当贯穿信任这个基调。过程中一切以怀疑来参与公益的行为,都可能是违背了这个生态群落的运营方式。此时,不是公益错了,而是怀疑者错了。商业是以怀疑为基础的,虽然最近有很多人一直呼吁商业要转向信任,但终究根基难动。不怀疑,无商业的前行能力。假如在商业中盲目信任而出了问题,不是商业错了,而是信任者错了;没出问题,都是偶然。

    第二个前提,人类终究都是要向善的,因此,好多作为,都能够给人类带来利好,但不等于能够给人类带来好处的都是“做公益”。政治对人是有好处的,军事说起来对人也是有好处的,商业对人说起来也是有好处的。魔鬼、流氓、阴谋、撒谎,对人类当然也都是有好处的。因此,“商业是最大的公益”,是站不住脚的,是商业人的集体虚荣心而已。公益往往在商业所不能及、所无法及之处。

     因此,商业不可能是最大的公益,恰恰相反,商业对公益往往有诸多的无力处。这无力处如果分解开来,可从四个方面来探究。

      一是好多需要用公益方式去解决的问题,是商业导致的,比如血汗工厂导致的,比如伪劣产品导致的,比如企业排污导致的,比如预防不周导致的。

       二是商业不可能进入只能用公益解决的那些领域,原因很简单,投资不可能产生回报,商业人会出于防范风险而本能地疏离。

      三是公益的解决之道商业是无法理解的甚至是严重违背商业常识的,因此,商业与公益是各自的群落,有各自的哲学与流水的河床。

      四是商业参与公益的最好方式,就是无条件的捐款,任何附带条件的捐款,任何带着捐赠人意志的捐款,都会对公益形成损害——当然,公益界也不是吃素的,也足够强大,有足够的消纳力和转化力去应对和化合。


      说完了这些,再谈谈阿里系和腾讯系出现后,对公益界带来的一些美好影响。

     阿里系与腾讯系,或者加上百度系新浪系,这些年来,通过强大的流量、平等互助的互联网技术,给民间公益确实带来了非常强大的突破力。民间公益原来的好多障碍,因为这些新技术新平台的出现,而自然地消失。某种程度上说,在互联网时代,只要你想做公益,你已经可以无所不能,基本上没有什么能够阻碍你的想像力与行动力。

     基于腾讯网公益频道的乐捐平台,给了民间公益界随时可发起众筹项目的好机遇。而基于支付宝的公益平台,也一样给了民间公益界随时发起众筹项目的可能。

     而阿里和腾讯两家大公司衍生出来的腾讯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基金会等,也真金实银地捐赠了好多白花花金灿灿的现金流。

     但事到如今,民间公益界在享受着这些平台、这些平台的基金会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感觉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或者说,需要修正和改善的地方。

     出于多年当记者的本性,最近这一段时间,“采访”了好多民间公益人士,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所有人普遍感受到的共同焦虑,大概是三个。

timg (7).jpg

      第一是,对公益行业人力成本、创新成本(失败成本)的刻意忽视,而过度强调了物资的购买和搬运。好像公益人只会购买物资,好像做公益就只是做物资的搬运工。腾讯平台可能还好一点,支付宝的公益项目,要想上线,基本上不能筹集人力成本,通通得是购买这个砖那个瓦。不要说工资,就是“专家津贴”、“志愿者补贴”这样的字眼都最好不用出现。

      而公益都是需要人去做的。公益绝对不可能只是物资的购买和运输,更多的时候,公益需要公益行动者的智慧、勇气、思想、情感和精神,需要的是快速的行动和锐度的倡导。而民间公益人的工资收入,一直在整个社会中长期处在中低的水平,甚至好多民间公益人,长期处在无薪水、极低薪水的状态。本来,既然是慈悲的,看到了这些问题是公益界的共同痛点,应当出面来倡导和呼吁,而不是走上了相反的道路,去进一步压迫和胁持。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这些平台发出各种“规则”的居心,到底是什么。

     支付宝和腾讯只是平台,原则上说,平台是全方位兼容的,是宽容失败的,是鼓励创新的,是致力解决行业痛点而不是制造行业新痛点的。因此,如果这些平台都刻意地限制民间公益人筹集工资和创新成本,那么,民间公益人还上哪里去给自己筹集到过得去的工资呢?

     有意思的是,这些平台的工作人员自身,应当与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样,自身的工资是并不低少的。他们每个人都是是条活生生的性命,知道养家糊口、自由行事对一条生命来说有多么的重要和强大。但一旦到了需要他们从工作上呈现出相应的能力,去支持民间公益行动者的工资和创新成本的时候,他们就显示出了冷酷和无情的一面。好像做公益的人,都可以吃沙子喝海水吸尘土住桥洞活着。

     理由要么似乎是说,国家法律不允许。理由要么似乎是说,捐赠人不同意。理由要么似乎是说,我们的老板不支持。国家法律,如果你仔细去研读慈善法,其实是允许的,因为慈善法里提到的10%的行政经费,意思是说,除了执行团队之外的后台支撑人员的运营费用,而不是说执行团队的工资也包含在这10%中。捐赠人不同意就更是鬼扯,所有的捐赠人都是明白事理的,他们都知道事情要做,事情要有人去做,因此,只要有人去做,就要支持人力的成本和工资,在商业浸泡过的人,更是清楚,公司可以倒闭和亏损,人员工资是要率先保障的。老板不同意之类,多半也是托辞,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不用心体察公益人的需求和疾苦,假借老板来作挡箭牌。

     公益,说起来是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好做之处,都已经有善于承接的系统去做了。公益人要做的,都是世间最难解决的公共利益。因此,风险之高、难度之大、持续时间之久,远超出常规的想像。如果要划分,至少有三种,一是物资帮扶,二是新问题求解,三是社会善治。尽管物资帮扶这样的安全公益在中国仍旧占大头,但新问题求解、社会善治,给社会带来的好处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后面两种公益形态,更加偏于“软实力”,对物资的需求少,对人尤其是高行动力、高智慧力的人的需求更高。体现在资金上,就是人力成本占比远超于物资和差旅。比如我认识的好多环保行动者,他们只需要两种钱,一是工资,二是差旅。但在支付宝的平台上,这样的人就根本没有上线筹款的机会。在腾讯平台上,还有一点可能,但通过层层审批的概率也很低。

timg (6).jpg

    第二是,对安全公益的过度追逐,而忽略了支撑危险公益。如果你仔细去研究支付宝和腾讯平台上固定位置的那些项目,基本上都是高度安全的公益项目。这些项目不知道使了什么手段,能够长期占据在首页的最前端。有些项目,几乎不需要做任何的宣传和推进,每天就有十万元以上自然捐赠流。

      而新出现的小项目、富有创新性的项目、具有社会野性的项目,却基本没有任何的机会在平台首页上抛头露面,只能靠发起人自己去拼命在各个微信群里甩链接。

     可能是对于“安全稳当”的过度追逐,腾讯和阿里系的各个平台,基本上都追捧各种看上去安全系数高的项目。安全系数有两个评价理由,一是这些项目符合传统的公益旨趣,二是这些项目被做了很长时间后,似乎证明了其是名牌项目、明星项目,因此,不需要再费心去体察,只需要盲目地追随就可以了。

     当然,中国的所有公益项目,都是缺乏资金的,理论上说,只要能够激发公众的参与的项目,都是好项目。但话尽管是这么说,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初期阶段,对一些品牌项目的本能追求,也是情有可缘,但有时候终究让人愤懑,如果这种窄平台、高评审的方式继续延续,民间公益的自由表达,仍旧会受到压抑和控制。

    仍旧回到平台的属性上来,一个平台应当是宽频谱的、鼓励创新的、宽容失败的,而不是一味追求那么几款“经典折子戏”的,更不是人为制造障碍,这个不行那个不许,只允许符合自己品味的项目受推崇的——一个商业团队里的公益人的口味,是不是有所偏颇,在这里我们都不作评价,仅仅是这样的只允许小众项目上筹款前线的行为,本身就违背了平台的属性原则。

     社会上有好多公益,是危险的,是危重的,看上去都不那么安全,但这恰恰更符合公益的价值,就是对各种社会不良现象的挑战和治理。正因为这些高风险性的项目的存在,人类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反省和体察,进而通过改良而逐步走向善治。
timg (2).jpg

     第三个问题是,公益行业需要的是服务,而这些平台却蜕变成了“管理”。公益本质上都是需要服务的,平台的人、基金会的人,其实都是给公益行业做服务的人。但有意思的是,一旦资源在手、“通道”在握了之后,“服务团队”就容易蜕变为“管理团队”,甚至蜕变为“审查团队”。不知道哪里来的风气,让人的心理这么容易转变。

     已经连续举办三年的“腾讯99公益日”,有一个地方可能容易被混淆。这里面其实有“两个腾讯”,一是腾讯旗下的腾讯公益基金会,这是一个非公募的基金会。二是腾讯旗下的腾讯网的公益频道,这是一个商业网站上的一个小小流量入口。

     腾讯公益基金会在三年前灵机一动,对传统的资助方式要有所创新,因此与腾讯网的公益频道合作,推出了“在99公益日这三天,你捐一我配一”的富有创新力的捐赠方式。

     捐赠,本质上是去发现值得追随的项目,进而把手头想做公益的资金“赠送”给这些公益项目。但在中国,似乎总是演变成了,因为我要给你钱,所以,你要证明你足够优秀来拿我的钱。因为你有可能拿我的钱,因此我要对你进行全家大搜查,你要让我看到你的全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似乎是把做公益当成了做投资,把信任扭曲到了怀疑。但公益组织由于长期饥渴过度,不得不忍气吞声接受各种各样的审查、评估、监督和治理。好像做公益是在偷窃和欺骗一样。
timg (8).jpg
      自古以来,公益的命运其实都掌握在公益行动者手里。没有这些人的发心发力,社会上的各种公益能量其实无处可去,只能长期沉淀和积压。自古以来,那些不顾一切的公益行动者,都是最值得信赖的人,有他们在身边,我们的社会就多了一份美好的希望。

     可惜的是,中国当前有太多的平台、有太多的基金会,尚未领悟服务的基本要义,总是为了自身的安全和省事,拼命地向公益行动者索取和提要求,导致公益行动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证明自身的清白和有效,挤占了时间,影响了效率。

    如果一个平台没有足够的宽广和包容,又缺乏足够的服务能力和吃苦态度,然后,又没有担当责任和兼容风险的精神,那么,在高失败率、高风险度、高服务需求的公益行业,确实是不容易做好的。

     当然,民间公益行业有时候也隐忍太多,不好意思去对这些大好的平台说出更真实的需求和更美好的期盼。

     也许,国庆之后,我们应当组建一支“民间公益人上门讲理队”,到这些平台上去好好谈判谈判,交流交流,论道论道,诉说诉说,发泄发泄。只有互相加强了沟通,才可能增强理解,才可能把整个公益行业的发展可能性拓展到更好的场面。有意愿挑头组织的,可在留言里及时提醒我,以便明天可以策划起来。(2017.10.1)


来源:买风买酒(冯永锋)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32粉丝

4957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