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不可以打击批评孩子,但也最好不要表扬孩子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1-1-25 08: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者:李小墨来源: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
不要打击批评孩子,这个我们都知道。
因为批评和打击会让孩子萎缩、自我价值感低、自我怀疑、丧失做更多尝试的勇气。
可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却是:“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
啊?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吗?
真新鲜啊,从来没听人这么说过呀。不能批评我理解,可是为什么也不能表扬呢?
如果批评也不行,表扬也不行,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对待孩子呢?
01
为什么不能表扬?
因为表扬包含一种俯视的语感,通常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样的意思。
父母会表扬孩子,领导会表扬下属,他们会说:“不错,你做得很好”。
如果是朋友呢,他说:“不错,你做得很好”,他岂不就是暗示了他这方面的能力比我强,这种俯视的语感让人不舒服。
我印象很深,我有一次在地铁上遇到一个阿姨,忘了聊到什么了,她一直说:“不错,你做得很好啊”,我并不开心,但是我当时不知道我为什么不开心,明明都是好话。现在我终于知道了,我不开心的地方在于:你凭什么居高临下地评价我呀?你比我年长一些,你就一定比我成熟,一定做得比我好吗?你确定你有倚老卖老的资格吗?
那父母表扬孩子会怎么样呢?
会在无形中营造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这就是阿德勒说的“纵向关系”。
在纵向关系里,批评或者表扬,说白了都是一种操纵手段,目的是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里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2fefd16fd2050ed475150208b43a3f13.gif
父母表扬孩子“做得好”,是为了让他更听话,表现得更符合某种规范,上司表扬下属是为了让下属更加卖力地干活。
亲子关系变成纵向关系,有什么坏处呢?
第一,父母会乱干涉孩子。
因为把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那么自然就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所以就会横加干涉。
纵向关系延续到成年,这种干涉也就延续到成年。
干涉和援助的区别是,援助是把马带到水边,但不强迫它喝水,而干涉是把马带到水边,以“为你好”的名义强迫它喝水。
第二,孩子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表扬,表面上看是让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
可是表扬隐蔽地藏着“我比你强,你比我弱”的信息,所以一个孩子越得到表扬,其实就越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
第三,会习惯于迎合别人。
因为表扬感到喜悦,为了获得更多表扬,以获得他人认可为生活目标,最后会演变成习惯于迎合他人,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最终越来越失去自我。
我们来到这世上,应该为自己而活,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02
不表扬的话,更好的做法是什么?

5f69aa775d18b83a40b1e07caf9ee926.gif
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是:鼓励。
怎么鼓励?通过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的喜悦。
这是基于横向关系的。
如果你的朋友帮了你的忙,你如果跟他说“很好,你做得很好”,他估计要打你,你应该说“谢谢”。
一样的,如果你和孩子之间是横向关系,他帮你把垃圾扔进垃圾桶,你要说的不是“你做得很好”,而是“谢谢。”
为什么“谢谢”比表扬好呢?
因为人在听到感谢之辞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这可以让他感知到自己的价值。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才会有面对各种各样课题的勇气。
人害怕面对各种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能力统统都是可以习得的。所以大部分人生困境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勇气问题,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
我们不是被别人评价为“好”而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我们只有真实地体会到“我们对共同体有用”、“我们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这个很重要。
03
所有关系都应该看成“横向关系”

2a4200d66f77a64dbfe29054ffb458d1.gif
这里只是以亲子关系作为例子来讲解。
所谓的不能批评也不能表扬,里面的重点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都是基于纵向关系的。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成“横向关系”,哪怕是在公司的上下级关系中。
“横向关系”就是一种“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关系。如果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然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没自卑感什么事了。
那害怕关系破裂,损害到自己的长远利益怎么办?
其实如果因为你提出正当的拒绝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决定,然后关系就会崩塌的话,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
就像哲人说的:“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就不会为人所操纵。
李小墨,樊登读书签约讲书人,职业读书人,公众号:深夜书桌(ID:shenyeshuzhuo)个人微信号:wslxm2019我相信,一个人的阅读史,往往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和能力发育史。每看完一本书就写一篇深度解读文章,每个月一份高质量书单。不卖劣质鸡汤,不说正确的废话,欢迎关注、星标和置顶。我们一起读书吧~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31粉丝

4946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公益020/齐志公益课堂/公益游/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