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孩子厌学怎么办?军嫂妈妈有高招:教你做可以吃的“画”

[复制链接]
青青子衿 发表于 2017-4-10 11: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帖最后由 青青子衿 于 2017-4-10 11:36 编辑

                                                                                                                                            
1“妈妈,谢谢您,《柳》也过了终审……”懵懂的女儿挥着一封塞得满满当当的信,一边释放着无与伦比的兴奋与感激,一边忙不迭地拥向我。信是《小学生报》的一名编辑寄来的,告知女儿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柳》过了终审,同时勉励她继续努力,还赠了一本厚厚的刊物。然而,你所不知的是,一年前,女儿对诗词的厌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最令我愤懑的是,为了不跟诗词扯上一丝半点的关系,她居然把书本中所有与诗词有关的纸张都撕毁。


2有一次,女儿的老师打电话给我,也稍显失望地说:“其实,学习诗词很简单,无非就是大量地‘死记硬背’,这样便可以拿到高分。现在你女儿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诗词考试每次都是零分……”女儿放学回家后,我便气急败坏地呵斥起来:“听老师说你的诗词每次都考零分,是不是贪玩去了?”她沉默许久,沉着脑袋低声细语:“没有贪玩,只是记不住。”陡然间,我那份“望女成凤”的爱,把女儿任何合理的或不合理的理由都视为狡辩。于是新的愤怒便油然而生,硬生生地说:“从今以后,每天回家除了学校的作业再额外背上两个小时的诗词,看你还能不能考零分!”顿时,女儿泪如雨下……


3一天,女儿直直地指着电视机的方向,说:“妈妈,我也想要吃那卡通造型的早餐。”原来,电视节目中,一位妈妈为孩子做了200多种卡通造型的早餐,而每次孩子都能在欢乐中把一大盘早餐吃得干干净净。此情此景,我神经过敏般灵光一闪:“只觉得长时间对诗词进行‘死记硬背’并没有启发孩子的思维,为什么不把诗词跟早餐结合起来呢?”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我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女儿爱上诗词的办法——根据诗词的意境用各种食材制作相应的图案,即可以吃的“画”。如此,女儿就可以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品味诗词的意涵。


4此后,每天我都会比以往提前一个小时从床上爬起来,整理前一天准备好的食材,并选择一句适合女儿学习的诗词,然后根据诗词的意境拼出一幅画,成为女儿的早餐。其实,用食材拼图案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才能精准地构思出诗词蕴涵的意境。于是,我七绕八拐地联系到了一位教授,每天下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她学习如何品鉴诗词,之后还会根据诗词的意境到市场上购买各种食材,包括果干、蔬菜等。不仅如此,我还会注意食材营养的搭配,同时还会对食材的颜色、形状、厚度等进行精挑细选。比如,在以“廊下阶前一片金”为意境拼早餐时,我会选择色泽金亮的南瓜和尺寸相差无几的果干等。当然,我是不会让女儿呆坐一旁,操着小手享受着“饭来张口”的待遇。刚开始,我会让女儿充当我的下手,做她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发现她开始产生些兴致时,我会再提高些难度,刻意去训练她的动手能力。比如,我会告诉女儿南瓜泥如何制作暮霭里的太阳,青椒如何剪出一片扭动的柳叶等。不多久,女儿就学会了用筷子尖端来雕印树木的纹理,用红辣椒绞出一支花骨朵,用奶油挤出延绵的崇山峻岭,也学会抓起一把果干灵巧地拼出一只可爱的小动物……再后来,就是黄瓜变身杨柳枝,水饺化身小鸭子,还有很多种果干和杂粮拼出的风景画,就连果干上都画出了眼睛、须发等。但我没有满足于此,为了熏陶女儿的灵感,还渐进地演示给她看“朝霞与波纹”和“晚霞与波纹”各自体现出来意境的不同之处等。在这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女儿无时无刻都充满着欢乐。


5某天清晨,睡梦中隐隐约约觉察到有人在摇晃自己,惺忪地张开眼睛后,女儿满心欢喜地说:“妈妈快看!这是我用蔬菜沙拉和果干制作的‘点水蜻蜓款款飞’!”还兴奋不已地指出哪里是蜻蜓点开的波纹,哪里是翩翩飞舞的蜻蜓等。在随后的日子里,不仅女儿制作的诗词早餐远远地超过了我,而且屡屡会有她独创的意境,意境甚是激荡思绪,偶尔还会把独创的意境用精准且优美的文字编织成一首首诗,宛若一位从魏晋南北朝跑出来的诗人一样。如今,每每临近周末,女儿便会要我领着她到高山流水间、绿林花丛旁去寻找那份属于“诗”的灵感。《柳》,便是女儿因旷野中一棵孤独的柳树在微风中拂拂飘零时,一气呵成的五言诗。时常会有人问我,说:“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学习?”其实,学习本身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情,学会让孩子参与其中,自然就会启发孩子的思维和灵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