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不众筹,无出路——写在“腾讯99公益日”到来之际

[复制链接]
齐志社工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5-9-1 16:4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众筹,无出路
——写在“腾讯99公益日”到来之际
作者:冯永锋 来源:新浪博客
因为3月份听说公安部要主持创立《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于是6月份写过一篇文章,叫《非政府组织不是反政府组织》。在这文章里,专门谈到了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公益外资”的滚滚潮流。
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全民创新时代、公民公益时代,中国当然需要大量的公益外资。但也正是这样的时代,中国需要更多的“公益内资”。本地人解决本地的公益问题,本国人解决本国的公益难题,本国公众给本国的公益需求捐款,肯定是大势所趋,是必由之路,是公益新常态。
外资要欢迎,内资更要大量激发。好就好在,当今的社会,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手法和社会创新,正在或者即将彻底颠覆公益的传统路线。
以下我只列出三大要点,其他未及之处,可供读者诸君细细探索。
不参与众筹的基金会或将消亡
基金会的使命,本来就是众筹的。公募基金会,可以随时随地众筹。非公募基金会,也可以随时随地众筹。
但大型门户网站加基金会加公益行动派的方式,却让今天说的众筹,与传统意义上的“众筹”,有了鲜明的分野。
过去的基金会,多半是先有钱,后有事。总是想方设法筹到一大笔钱,然后放到保险柜里,静候需求者上门申请。申请的过程,多半是审判的过程,是质疑的过程,是拷问的过程,是监督的过程,是评估的过程,是认证的过程,是审核的过程。钱固然可能终将花出去,但过程,其实都不是那么的爽快舒服。因为,大家在花钱的时候,突然都集体失忆,忘记了基金会存在的目的,忘记了公益项目发起的初心,忘记了,服务需求者,才是公益的真正出路。
但真正意义的公众众筹时代来临之后,我们会发现,基金会的运作模式,要发生两大转变。
一是由“先有钱,后有事”,转向“先有事,后有钱”。一个项目的发起人,可以只有想法,没有资金。在众筹平台上发起之后,基金会过来“认领”,你的事就可以去做起来了,所需要的钱,会在事情的推进过程中,平稳而有效地涌入。边做事,边有钱。边有钱,边做事。
二是由审判型转向服务型。过去的基金会,资助一个项目,往往有太多的审判性。申请资助的人,几乎随时都在过堂,几乎都在候审,几乎都在紧张地等候判决。经常让人恨得牙根痒痒,经常让公益界风云变幻。
但众筹将帮助基金会实现向服务型转变。基金会此后,可能已经不需要组建专门的筹资团队,它需要组建的是“筹资服务团队”。当然,这筹资服务团队,服务的能力,当然也有深浅之分。深一些的,是把合作伙伴当成自家人,一起带着到处游说;一起策动、策划、宣讲、鼓吹、忽悠、传播、推广,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帮助发起者成其好事。浅的,可能就是在后台帮助推送一下项目,校正一下文案,签订一下协议,拨付一下款项,上传一下结题报告。但无论如何,筹资的主体,已经由基金会,变成了“项目发起人”,基金会变成了真正的“服务平台”。无论这个人,是草根个人,还是民营机构。
当然,其他顺便的变化也就由此产生。比如,基金会可能无法做清楚也不再需要做清楚全年的预算,因为它们可能不太确定一年能筹集到多少钱。它的关键考核指标,可能会由筹集到多少钱,改为服务多少伙伴。
同样的变化是,公益的资金流通率可能将大大提升,过去,好多钱,至少要在基金会沉淀上一年两年十年八年,公益资金流通率极低。现在,可能像彩票一样,属于“即开即用型”,甚至这边钱尚未募集到,那边的花销已经产生——因为太相信了必将募集到——因此,小额垫资,快速做起,也是值得鼓励和信任的。
于是,基金会服务于公益需求的能力就越来越强,于是,基金会的人均公益效能将得到大大提升。于是,基金会服务于草根组织的能力就越来越强。说到底,资金是为公益需求服务的,而解决公益需求,除了资金,还有勇气、智慧、经验、方法、团队、见识等诸多要素。
“公益资金池管理者”在这时候,才可能真正地老实下来,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就只是解决公益难题这一台大戏中的一个配角,根本不是男一号女一号。可是,过去的基金会位置太过显赫,资金对公益需求解决的要害度偏高,导致社会和基金会都产生了误会。如今,正本清源,大家各归其位,也算是社会纠编能力的一个成果。让市场的归市场,让社会的归社会,让个人的归个人。
真正意义上的零钱捐赠、快速捐赠、随时发起随时捐赠,带来了基金会的“自然变革”、自我变革。于是,这句话也就说得通了:不参与众筹的基金会,必将消亡。公益是社会化的,是透明的,是开放的,是众筹的。如果一家基金会都无法理解并以最快的速度参与众筹的服务团队中,这家基金会,赶紧退市也罢。
不参与众筹的民营公益组织必将消亡
在我看来,所有的民营公益组织,其实就是在做两件事。或者说,只做一件事。
只做一件事,就是解决社会公益难题、环境难题。
只做两件事,就是在解决社会公益难题、环境难题的同时,带动公众一起参与解决这个难题。这一边是攻克堡垒,那一边是培养将军。
或者说,公益组织解决社会难题、环境难题的过程中,是一个社会公众发动的过程。 或者也可以叫社会倡导的过程、公众传播的过程、透明开放的过程。
也就是说,公益组织在解决任何社会难题的过程中,永远要和公众站在一起,永远把公众当成自己的最佳合作伙伴。你在前面跑,我在后面追。你发现难题,建起渠道,我愿意把公益能量顺此流淌。
互联网带来了最广阔的公众化。这其中的道理不必多讲。但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在当今中国,又美妙地遭遇了社会暖化、公民社会、公众资金能力提升、公众公益意识增强。在这多重条件的耦合下,其产生的,就不仅仅是倍增效应,而可能是无限级的几何放大效应,或者无穷尽的电子撞击效应,无限可能的化学合成效应。或者如能量学上的核裂变效应。聚稀云成暴雨,聚电子为闪电、雷电。
在这个时候,如果一家民营公益组织还在一边喝酒一边痛骂基金会不支持自己的项目;在这时候,如果一家民营公益组织还在那以把项目书及早地呈现给公众品评为万事之难事;在这时候,如果一家公益组织还以为发起个腾讯乐捐是“在朋友圈杀熟”,那么,这样的公益组织离退出市场已经不远了。
“不杀熟,焉杀生”。所有的业务,都是由近及远的过程,都是由自己而亲友,而熟人,而陌生人的过程。如果你在朋友圈里都不敢说,你在微博里就更不敢说了。如果你在亲人面前都不敢诉说公益真理,不敢诉说公益梦想,那么你如何让陌生人信任你、支持你?
何况,募捐是最好的传播和倡导,每一次的诉说,都是一次良好的交流和修缮。你会在大家的反馈中,得到无限的美妙和新创意,无穷的持续前行的动力源,无数的更可落地可执行的策略和手法。大家都在默默地看着你,都在悄悄地支持你,期待着你“从静如处子,走向动如脱兔”。
因此,早在2014年,我就鲜明地提出了“工作众筹化”。我相信,国人能够解决公益需求中的资金问题。我相信,民营组织能够通过大量的文案设计和活动推广,让自己的公益项目取得最多数人的支持。我更相信,这样的传播和推进的过程,是最好的国民公益教育的过程,是最好的国民公益能量导流和增持的过程,是最好的项目评估和项目引导的过程。
我不知道其他的民营公益组织怎么想,但我相信,如果不众筹,“自然大学”的所有团队,都将在短时间内消亡。要想你的公益能量不消亡,只有一个出路,频繁地、大量地、近乎无耻地让每一个员工都发起众筹,捅破他们的无能区,打透他们的资源枯竭区,击溃他们想要逃避困难的想法,让他们真正培养社会野性。让每一个公益项目通过众筹,从出生起,就与社会公众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互动。
做公益不仅仅需要自然野性,更需要社会野性。不仅仅有花钱能力,也需要有筹钱本领。在中国,公益处处是空白。任何一个人,为了做公益,为了解决公益难题,完全可以大胆地、高密度地向公众诉说。如果这一点狠心都不发起,那么,做公益,其实只是个生命托辞。你没有在做公益,你是在借公益而避世。
而做公益是如此之难,你需要解决的是社会传统主流系统解决不了的难题。这意味着,你永远要比传统主流系统更强大,更英勇,更迅速,更决绝,更有策略,更有韧性,更敢花笨工夫。 此时,不积极而热烈地发起众筹,情何以堪?
参与众筹的公众将迅速提升公益修养
自古以来,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
自古以来,每一个人也都是公益的。
换句话说,只要通道合适,每一个都可能为公益做点什么。
到今天,社会暖流普遍漫漶神州,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公益消费、公益表达、公益参与的需求和愿望。
民营公益组织的使命,就是在致力解决公益难题时,开发出大量的“公益产品”、“公益通道”、“公益服务”,方便公众随时便利地参与。
而众筹显然是理想模式之一。或者说,众筹的出现,让一个项目,从出生的那一天就,就与公众紧密合体。让一个公益项目,天生就具备了公众参与的所有特征。
中国公益的希望在公众参与。中国环保的希望在公众参与。如果没有公众参与,一切公益都是假戏。
当然,过程是曲折的。有太多的障碍需要我们去突围,去冲破。
对于民营公益组织来说,经常由于决心不够,狠心不足,导致一发起众筹项目,就有些“害羞”:觉得向公众要钱,是难堪的事。
尤其是刚刚入行的年轻公益从业者,总是百般以各种理由来推脱。
这样的状态可以理解,但不能支持。说得难听一点,这是公益职业伦理不足的严重表现。如果你真的觉得公益的难题是需要你去参与解决的。如果你真的觉得只有公众参与进来才有助于解决。那么,这一切的害羞和推辞、躲闪,都可视为不想解决问题的表征。是需要其机构的领导人、公益同行对其进行严肃批评的。
对于公众来说,有时候也会产生“骚扰”感。总觉得自己一片好心,却赢得这么多的“展示和炫耀”,因此,难免焦躁起来。我只想静静地捐款,不想卷入“那么多是非”。
但,任何人,都应当为自己的爱和理想付出代价。其实公益组织向你展示项目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向你要钱。也不仅仅是为了向你诉说苦难,更不是让你滑入公益政治,更重要的,是想激发你的智慧和能量,一起参与解决这些社会顽疾。
同时,也给你提供了练习公益技能、提升公益素养、取得公益真经的通衢大道。如果我们解决公益问题的能力和修养,不是在真正的具体问题中获取,我们的好多公益理想和梦想,其实就是痴人说梦。理想要到现实中校正,能力要在参与中提升。
公益组织要感谢公众的全力参与。公众,其实也要感谢公益组织提供的诸多见习修身的机遇。大家如果都抓住机遇,整个社会的公益能力,都会迅速提升。
公益,本来就是基于信任而发生。公益,本来就需要互相的赞赏、宽容、互助和协同。我们在解决社会公益难题、环境难题的同时,往往也是在解决自身的难题、团队的难题。
在众筹时代,从捐款开始,从“一起捐”开始,讨论、辨析、卷入、证实,由此慢慢地“陷入公益的包围”,是多么快乐的事。(2015.9.1)
公益慈善论坛主编为自己筹工资
为体验众筹的魅力,积累有价值的实战经验,为广大公益机构提供更实用的筹款辅导服务,在9月7日00:00-9月9日24:00腾讯9.9公益日期间公益慈善论坛主编张以勋也将为自己众筹一年工资,出任广东济德文化公益服务中心公益传播总监一职,正式转型为一名全职公益人。目前筹款项目已经在腾讯乐捐平台上线,请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或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了解项目详情。
期待所有关注和喜欢公益慈善论坛的朋友们在9.7-9.9三天期间通过以下方式发力支持:
1、直接参与捐款。根据1:1 配捐规则,您捐100元,腾讯基金会就配捐100元,筹满即停止募款。为爱心加倍,为梦想加速。
2、将项目页面转发至腾讯微博、微信朋友圈、QQ群等处。
3、在您演讲的PPT最后一页、在您的办公室等场所贴出下面的二维码及一句话简介。
4、其它您能想到的更具创意的支持方式。(也欢迎分享给小编哦)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