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心理疾病低龄化,中小学应尽快建学生心理档案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24-3-9 23: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理档案建设对于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全文1808字,阅读约需3分钟
撰稿/潘碧灵(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 编辑/何睿 校对/刘军


232458jh8y6ngppebiz6iw.jpeg
▲2024年2月25日,河北邯郸市某小学的学生开学后领取新课本回教室。图/新华社

近年来,我国确诊心理疾病的学生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和“低龄化”态势。《2023年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18岁以下抑郁症发病群体占比30.28%。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随着《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重要文件的深入实施,大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心理健康服务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但就当前情况来看,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

首先是管理体制不畅。制度层面的不连贯与不完整,使得大学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互脱节,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隔离状态,未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发展需求。

这是因为,对中小学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短时间难以呈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足。

对高校来说,由于学生心理问题的低龄化以及学生焦虑、强迫、依赖等因素,高校教师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仍然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堵”,较少能够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疏”。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疏”,有时恰恰缺失于中小学阶段。

与此同时,由于缺少规范、标准的操作规程和统编教材,心理实践工作也困难重重。

目前,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仍围绕学习状态、人际关系、情绪调整等展开。这些问题本应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阶段解决,但因中小学阶段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所以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需补缺。

而且,师资力量也明显不足,尤其是中小学缺少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很多都是由教师兼职开展工作。由于兼职教师大多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专业心理咨询技能,无法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疏解。

此外,调研还发现,许多中小学至今仍未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而部分学校虽建立了心理档案,但因档案建设的标准不统一,心理档案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难以实现心理疏导或心理干预的及时性、延续性。

要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促进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应更注重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这首先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教育卫健等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等共同参与,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就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目标、方案、评价等内容达成决策一体化,建立科学、统一、有序的体制机制,从而打通、融合、推进各学段间心理健康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也要充分认识整体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通过多渠道调研、分析、论证、试行等形式来确定各学习阶段的重要内容,建设体系健全、目标明确、内容清晰、操作规范的标准、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

同时要把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建设作为共同职责,促进各学段师资融通。比如,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深入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研究提升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效方法。

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了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通过学习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心理技术,精准把握学生心理动态,掌握心理咨询的高效技术,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

学生心理档案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利于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衔接和持续开展,对各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体系建设、活动体系建设、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随着心理疾病的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各中小学都应及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心理档案建设要注意把握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发展性、教育性、保密性原则,保证不同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联动性,这对于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至关重要。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新京报」,搜索「xjbhome」即可关注,[阅读原文]。

广州公益网由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4年创办,齐志是获民政部门认定的慈善组织,致力于链接资源为儿童提供多元化专业服务,改善乡村孩子的阅读条件和提升社区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资助及公益合作热线: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 公益合作邮箱:admin@gzqz.org

网站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32粉丝

4964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