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橙色书包」刷屏,互联网公益缘何再遭抵制?

[复制链接]
gongyi020工作人员 发表于 2017-9-25 08: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文来源: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霍悦9月17日,演员陈小春发布了一条微博,引起了多方关注。微博中,他提醒开车的朋友们,注意礼让背橙色书包的小朋友,因为他们患有听力障碍。
4d9505bc74dab6cf2bd510fdf6630380.jpg
与此同时,舒淇、袁立、黄健翔等知名大V也在纷纷转发相关内容,橙色书包与听障儿童彻底走进了公众视线。
5c87667ed8ea6d2c2dac5d6235f163db.jpg
25d7dfecfdfe7607be722aea3ddc2bfa.jpg
截至目前,微博话题#橙色书包#阅读量已达1641.7万。
89963cd14b10f50af470b0cf9eaa84a8.jpg
同时,@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凤凰网等多家媒体对此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746027805df874c342a083dd8c2b9a81.jpg
       >>>是谣言?“橙色书包”之源起 虽然有很多明星都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中参与了转发,但仍有不少人在质疑此消息的真实性。项目负责人之一、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叶飞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中,讲述了此次活动的来龙去脉。
f0dc5e83d4872b63986cc8ae8ce32b7b.jpg
       “橙色书包”是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面向听障儿童发起的一项公益活动。从去年3月3日,“橙色书包”公益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至今,共发放了10110个橙色书包。
ff404055fe55923522e81f51cfd53c0d.jpg
       除此之外,叶飞还强调,“橙色书包”的落点是关注听障儿童交通安全,但最终目的是在全社会形成橙色关爱文化,关爱听障儿童和相关人群。 >>>标签化?“橙色书包”备受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样的方式保护了听障儿童的交通安全,而质疑者则认为,橙色书包会让听障儿童“被标签化”,受到区别对待,从而造成其心理负担,甚至更容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自称是听障儿童家长、微博网友@洪浩猛认为,“橙色书包”计划是“2017年最不贴人气,最愚蠢的创意”。在他看来,听障儿童应该“去除特殊性,回归普通回归自然”,而“橙色书包”的做法显然违背了群体的意愿。吴玉芹是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同时她还有一个失聪的儿子。接触残疾儿童超过20年,她认为“橙色书包”引发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值得肯定,但“标签化”的问题不可避免。“学校和家长会教孩子们基本的交通规则,他们懂‘走斑马线、红灯行、绿灯停’,其实并不需要司机特意让行。他们最需要的是社会大众的理解和包容,而不是过度关怀。”面对种种质疑,@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声表示,如果背橙色书包的听障儿童受到了歧视,说明可能是社会出了问题。
1ae5a3d3029ce31c556022c310f7a17a.jpg
       因此,“橙色书包”引起广泛关注,并受到赞扬和支持之余,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将此次活动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中。 那么,每次公益项目火爆刷屏之后,为何总是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声音?

       多样的传播决定了质疑声音出现之必然曾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风靡全网的「冰桶挑战」,一方面在关注到渐冻人罕见疾病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存在着自娱自乐的争议甚至炒作宣传的嫌疑。
13d20d092c3460074ffd9b01ae63ae54.jpg
       前不久腾讯公益推出的「小朋友画廊」,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真实真切地走进我们的视线中,但起初它也面临了有关信任危机的诸多质疑。
b3e6065688f3b0fb4c8577eabdf267a0.jpg
而此次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发起的“橙色书包”活动,同样也是如此。
3406130a327c6a4d73cc91bf15137f8f.jpg
       伴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相较于传统公益,其花样越来越多,传播途径也更加多元化。无论是冰桶挑战、一元购画,还是QQ比心接力等爱心公益活动,通过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等创新手段,发动热心公益的网民以轻量、便捷的方式参与其中,自然也给了公益更多的可能。而“橙色书包”恰恰就是通过随手转发等简单的操作成功吸引到了大量网友的参与,同时引起社交圈刷屏的也不只是“橙色书包”本身,流行暖心的广告模式语,以及陈小春、舒淇等明星大V的参与助力,更是不容小觑。
dd6a573f57f4ea5fea24036d344ea479.jpg

       当前新媒体环境中,任何公益活动都不能免于舆论的质疑,而这些讨论乃至争议,从某种程度而言,也是令公益趋向更好的一种重要外部监督。所以,在“橙色书包”问题上,我们大可不必直接将特殊对待与标签化联系在一起,从而全盘否定其价值。
       线上参与转发成为另一种的自我满足将“橙色书包”活动的利弊先放在一边暂且不谈,其出发点总归是好的。在微博大V的带动和影响下,这股橙色之风伴随着线上互联网的转发行为,一方面为公众的同情心和悲悯心寻找到了出口,实现了另一种的自我满足;另一方面,在这种热度下的跟风与轰动效应,也成功吸引到了社会大众对于听障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关注和关爱。 而在线下活动中橙色书包的发放流程,也是一种对其既定规则的履行。活动负责人在谈到如何领取橙色书包时表示,作为康复机构或者学校,首先要向基金会的项目部提交申请表格,基金会在收到申请材料后,会进行机构资质及学生名单审核,审核通过后,便可以进行书包寄送。
6e7f70a06e55988a0d127bc1dcd8c062.jpg
       以往,公众对于公益活动的不信任,大多来源于其线上与线下活动不能有效呼应。而此次“橙色书包”活动在线上通过网友们的大量转发引起社会关注,线下有着一整套计划的实施方案,并通过一定的视觉冲击方式,增进对于听障儿童群体的了解和理解,并企图在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怀。

       “噱头”之下尚未触及的听障儿童核心利益最后,我们来谈一谈此次“橙色书包”活动是否真如质疑者所言,“是对听障儿童的过度标签化”? 从“橙色书包”的舆论效果来看,事情并没有按照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的预期顺利,也并未像绑在阿尔茨海默病人手上的“黄手环”那样讨喜,反而是引发了包括部分听障儿童家长在内的各界质疑。
8546cfcbd88b3f2c998810a9d07d0fcf.jpg
       他们纷纷表示,对于听障儿童的关爱,是要让他们脱离特殊,给其公平公正的社会地位,让他们以普通人的身份回归主流社会,而并非暴露自己的缺陷,让其感到弱势。“橙色书包”活动就像是为这些听障儿童画了一张大饼,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并未触及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也没有从根源上对其进行帮助和治疗,所以不可算是其最佳“护身符”。
36aeffe785985a18748166eb7d0c57e2.jpg
       公益组织病痛挑战基金会秘书长王奕鸥曾表示:“下载一首歌、购买一幅画、完成一个挑战,甚至在网上玩游戏都可以关注和帮助到别人,互联网让公益的‘玩法’越来越多。”所以,互联网公益相较于传统公益而言,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公众参与门槛更低,线上与线下结合也更加紧密。但无论形式怎样、出发点如何,“去除特殊性,回归普通回归自然”都应是公益活动的最终愿景和基本底线。就“橙色书包”项目而言,这件事情背后的真正争议,是一个短期公益目标和长期公益目标之间的博弈。“橙色书包”活动遭遇一些质疑,发起的基金会应该反思潜在的欠妥,考虑更为切实的服务,这是公益活动走向成熟的要求。另一方面,明星效应助推公益活动有积极的一面,但也要避免过度娱乐化掩盖事物本身。这一点,在“冰桶挑战”中已露出端倪。“橙色书包”可以继续尝试和探索,但也应由听障儿童来决定背不背这种书包,家长或学校都无需替孩子做主。其实仔细想想看,无论孩子们背不背橙色书包,无论他们是不是听障儿童,司机们都理应礼让呢?

注:本文有适量修改

原文链接:橙色书包刷屏,互联网公益缘何再遭抵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关注

232粉丝

4957帖子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