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首页公益文库政策汇编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及德育路径
小红花

文档

76

关注

0

好评

1
PDF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及德育路径

阅读 572 下载 5 大小 2.73M 总页数 12 页 2025-11-04 分享
价格:免费文档

热门文档

下载文档
/ 12
全屏查看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及德育路径
还有 12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2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No.05.20252025年第05期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特征及德育路径一基于全国4911名农村留守儿童的实证研究口张峰峰关会敏[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全国4911名9-15岁农村留守儿童的实证调查,从诚信行为、家庭感思回报、同伴错误提醒、遵守规则及制止欺负5个维度考察其道德行为发展特征。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发展整体良好,但在不同领域存在非均衡性,诚信与同伴错误提醒表现突出,而规则遵守与家庭感恩相对薄弱。11-12岁是道德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初中阶段呈普遍下滑趋势。研究还发现,生活在中部地区、学业表现优异、对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表现更优,而寄宿亲戚家及父亲单独监护的群体表现较弱。回归分析表明,集体贡任感、自尊感、同情感是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的核心情感驱动力。据此,学校德有应以道德行为发展规律为起点,以积极道德情感塑造为中介,并将生活化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监护类型;生活满意度;集体责任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一、研究缘由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近年来,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虽逐年递增,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但乡村人口比重仍占约34%(见图1)0。同时,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基会及联合国人口基金随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共同编写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生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导致该阶段农村儿童总与数据》指出,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数逐年下降。然而,截至2023年,农村义务教一方跨乡镇街道外出流动半年及以上,留在原育阶段在校儿童仍有约2413.7万人(见图2)。籍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户籍所在地为此外,随若经济高速增长,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农村的0-17岁儿童。按照后者的标准,截工增多,受户籍制度和经济压力的限制,许多至202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共计4177万人,务工人员无法将子女带到工作地上学,从而产占全部儿童(29766万)的14.03%,占农村儿生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童(11031万)的37.87%。这意味若,每10少年儿童研究2025.0562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18520081188

微信号:qizhigongyi(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越秀

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