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2021年高考再次证明:孩子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21-6-12 18:13
标题: 2021年高考再次证明:孩子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


作者:鱼儿

来源:爸妈精读(ID:bmnfrc)


阅读是将别人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用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
从小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仅是为了考出好成绩,更是从阅读中体会人生。
——萨姐


高考第一天,高考语文就上了热搜第一。

(, 下载次数: 48)

各省高考作文题一出评论区瞬间炸开锅:

新高考二卷真的没看懂;

我感觉觉醒年代这部剧很多可以写作文;

突然害怕明年的新高考一卷作文了;

感觉现在的题目真的好难,比我们那个年代;
……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作文题都呈现出了越来越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对学生日常阅读能力的考察逐渐成为了重中之重。

全国甲卷

(, 下载次数: 55)

全国乙卷

(, 下载次数: 41)

全国新高考1卷

(, 下载次数: 44)

乍读这些作文题,有的立意似乎一眼望穿,然而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想要写好尤为困难。

有的乍看之下,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细细品味,才能找到立意。

显然,这道作文题光靠平时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点显然不能解。

许多考生纷纷表示,要想写好这些作文,平时的阅读积累是绝对少不了的。

阅读要从小学抓起,从启蒙时期抓起,而中高考也再次证明,如果孩子不阅读,迟早是要吃亏的!

01

父母对书的态度

决定孩子对书的喜好

很多父母逼着孩子读书,可是,明明自己一本书都不读,说明你内心里并不认可书的美好。

父母的喜好是会传染给孩子的,比如对食物的偏好、对服装的偏好等等。

同样,父母对书的态度,也会传染给孩子。

书真的是好东西吗?书里的内容真的那么有趣吗?

如果是,为什么爸爸妈妈从来都不看呢?

孩子潜意识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Daniel TWillingham写过一本名为《培养读书的孩子》的书,他得出了一个近乎常识的结论:

如果只能说一个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那一定是从自己做起,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如果一个家庭有很多很多书,读书是这个家庭所珍视的品质,是这个家庭了解世界的重要手段,是这个家庭谈天说地的平常话题,是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生长在这个家里的孩子,读书就会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

我自己是很喜欢读书,很享受读书的时光,大概翻了一下我近三年读过的书,电子书61本,纸质书30多本,差不多平均一年也看了30多本书了。

孩子会经常看到我读书的情景,有时候,我读起书来会哈哈大笑,有时候,会哭地稀里哗啦,这会给孩子传递信息,他会觉得很好奇,这书里到底藏的有什么啊?

02

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记得有一次,老公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孩子在客厅玩的照片。

有细心的朋友注意到我家的电视是用布盖起来的,就留言问,你们家不看电视吗?

很早就听说,有不少爸爸妈妈怕孩子看电视,根本就不买电视,或者买了也不开通信号。

我们家虽然有电视,但我们看的很少,只有每周六晚上看一部纪录片和一部电影。

不是我们不爱看电视,人都有惰性,忙碌了一天,都想在舒服的沙发上来一个葛优躺,看一些不烧脑的肥皂剧或者综艺节目放松一下。

但我们深知,父母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父母不自律,孩子又怎么会严格要求自己呢?

所以身为父母,尽可能的把坏的习惯戒除,养成好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

我们家的书说不上多,但似乎各个角落都有书,书房不用说了,客厅、餐厅、主卧、次卧,沙发旁、飘窗旁、柜子里、桌子上,包括车里面都放了书,真的是,伸手可及的地方,都可以拿到书,所以孩子有点空闲时间,就可以随时随地翻了一本书看。

03

有意识地选择孩子周遭的环境

从孩子小时候起,我很少带孩子去那些嘈杂的游戏场所玩。

闲暇时间,除了去公园、爬山,就会去博物馆、科技馆转转,去的比较多就是新华书店了。

我是很反对带孩子去那些嘈杂的游乐场,里面的噪音太大了。

很多妈妈比较重视对孩子的眼睛的保护,却忽略了对孩子耳朵的保护。

记得在孩子的钢琴课上,钢琴老师说,要孩子练耳,耳朵听音甚至比指法手型更重要。

经常听噪音是不是对孩子耳朵的一种污染和破坏呢,甚至会破坏孩子的心境,经常生活在嘈杂环境的孩子,能静下心来吗,我表示担心。

那些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决定一个人的气质,其实,那些经常接触的环境又何尝不是呢?

04

抓住孩子的阅读关键期

莫言,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的成就是可以载入史册。

我曾经对莫言先生的一些经历关注过,发现一个事,那就是莫言先生读书多,特别是儿童时期,喜欢读闲书,整个青少年时期,一刻也没停着,一直在读着。

莫言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提到:

“我童年时,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莫言小学时便经常偷看“闲书”,包括《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那个时候应该能看的书都被他给看了。

莫言在小学五年级时就辍学了,然后就开始了10年的农业生产,文革期间他无书可看时,就读《新华字典》。后来读《中国通史简编》,之后就一直背着这套书走出家乡。

1976年莫言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部队担任图书管理员期间,莫言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将图书馆里1000多册文学书籍全部看过。

看到这我就傻眼了,文豪就是这样炼成的吧,1000多册够您读多少年,您自己掰着手指算一下。

这告诉我们,童年时期保持的阅读习惯,很有可能会创造出奇迹。

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这样说:

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10岁。

在这段时间中,如果不采取摧毁种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以至后来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永远无法拔掉和剔除了。


05

0-10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也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无论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主要是在10岁前形成。

如果孩子过了10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已经很低了。

假如这10年里,你让孩子形成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习惯,你会省心很多。

所以有人把0-10岁成为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里最需要做的就是阅读习惯的养成。

孩子在0-6岁是感官发育关键期,孩子会借着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的感官来熟悉环境,了解事物。

这个阶段阅读的内容主要以绘本为主,另外可以带孩子读童谣和古诗,对孩子的语言发育也很有帮助。

要知道这个时候孩子的记忆力是非常好的,我记得孩子两三岁时,就已经能背下好几十首唐诗,有时玩着玩着,自己嘴里就会叽哩哇啦地蹦出诗句。

5-7岁孩子进入大量认字的阶段,可以读一些简单文字类的图书,比如我家的孩子特别喜欢看《三毛流浪记》、《父与子》的漫画,一副漫画配一小段文字,孩子不用完全认识字,已经能看懂漫画的内容。

7-8岁这个阶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孩子认识了大量的文字,父母会有两方面的期待,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独立阅读,一方面希望孩子多看纯文字的图。

这里有一个经验分享给大家,在孩子7岁时,我也尝试给孩子加入了拼音读物,发现孩子确实不那么感兴趣,这个时候需要父母再引导过渡一下。

比如每晚睡觉前,我都会带她读上一篇内容,要相信经典名著的内容真的是非常精彩的,一旦你带孩子开了头,孩子的好奇心很容易被吊起来,慢慢地会发现,这些文字书里的内容更丰富,故事很奇特。

当然这个阶段,孩子还是会很喜欢漫画书,可以帮孩子挑一些好的漫画,比如《大中华寻宝记》,每一本我家的孩子看了不下十遍了,孩子真的很喜欢。

8-10岁孩子在经历了幼儿期识字、由图向文字的转变、初步建立阅读兴趣,开始有自己明确的阅读爱好。

这个时期可以读深厚一点的书,比如《诺贝尔青少年系列》、《国际安徒生奖大奖书系》,还有一些经典的世界名著也可以开始涉猎。

要知道,孩子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多读书,更要读好书。

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父母有意识地引导和陪伴,父母首先让自己爱上阅读;
再细心观察孩子的阅读偏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一旦孩子爱起读书来,那就像困了要睡觉,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
写在最后:

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绩,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和玩,认为是浪费时间。

可是,当孩子如同小苗一般营养不良而缺乏成长力量,到了中学阶段前进乏力时,家长只会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却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营养不良”。

因此,小学阶段一定要让孩子从容一些,不要一味追求分数的高低。

请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小学阶段的成绩,而应该把目标放在孩子的基础发展和能力培养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让孩子受益终生。

来源:鱼儿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我是一条鱼。行路,读书,爱人。心有大海,四季花开。来源:爸妈精读(ID:bmnfrc)。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www.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