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开启左侧

教体育的语文老师 “足球让留守儿童自信”

[复制链接]
显媚 发表于 2017-7-25 14: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们在自己平整的土地上进行足球训练
吕少武从网络上买了一些装备,在简陋的场地上训练学生
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上,一群年龄各异、身高悬殊的孩子,追逐着一只足球,奔跑、传递、射门。黄土高原特有的腮红,与身上穿着印有“河口小学”的队服相映成趣。在“球场”的一边,一名中等身材、面色黝黑的中年男子,目不转睛地观战。
他的名字叫吕少武,是甘肃省陇西县永吉县河口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兼职体育老师。2014年,身为足球爱好者的吕少武,将足球引入到这所一共只有50余名学生,多数为留守儿童组成的乡村小学。三年后,在陇西县小学生足球比赛中,这支“语文老师教出来”的球队,获得了第三名。
7月23日晚,由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共同举办的“全国小学体育活力校园优秀案例”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吕少武的乡村足球队在列。
一支由语文老师带出来的足球队,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案例”,在这背后,吕少武功不可没。而他本人也因这种原本出于无奈而选择的“跨界”,成为焦点人物。昨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他说,足球让留守儿童自信,是“通往外部世界的钥匙”。
“曾想着早点离开这里”
新京报:怎么称呼你,语文老师还是体育老师?
吕少武:我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毕业的,当了十年的语文老师,最近三年也在带体育课程,当足球教练。可能是我长得比较黑,所以看起来更像体育老师。怎么说都可以,教语文的体育老师,教体育的语文老师,都行。
新京报:什么时候开始在河口小学教书?
吕少武:我是2007年参加工作,先是在半山腰的一所村小教书,三年之后调到了山脚下的河口小学,到现在已经七年。
新京报:作为一名生长在县城的老师,刚到农村学校时感觉怎么样?
吕少武: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县城,虽然不是富裕家庭,但还过得去。参加工作之前,也没有农村生活经历。所以刚到这里的时候,那种城乡差距一下子让人心都凉了,没想到这么艰苦。
我是自己从县城骑着摩托车来报到的,一路都是土路,常常走错。学校里没有自来水,与村民放养的牲畜喝同一口泉水,有时候都能看到水里的粪便。校内手机没信号,要自己找有信号的地方,一般是在墙角,然后找到了就不能乱动。这样下来,手机都快成固定电话了。
新京报:学校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吕少武:学校在陇西县的东南边,一条山脚下的公路旁,砖木结构的平房,没有体育设施。全校10个教师,6个班级,一共五十多名学生。比较大的班级有十一二个学生,小的班只有六七个人,都是附近三个村子里的小孩,平时走路上学,最远的单程要40分钟。
新京报:现在的工作节奏怎么样?
吕少武: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然后上班路上大概40分钟,晚上6点多回家。每天在学校呆将近12个小时。每周差不多20节课,每天早上两节语文课,然后体育课一周7节,还有一两节的社团课。总体来说,课时量比城市的老师多一倍。
新京报:曾经想过离开农村学校吗?
吕少武:有啊,刚来的时候,就想着早一天能把自己调出去,早点离开这里。但是呆着呆着,觉得自己很适应农村的生活。这里人很单纯,孩子也很简单,很真实。有感情了,哪怕条件差一点,也想一直呆在这里。
“语文老师兼任足球教练”
新京报:你自己对足球很感兴趣?
吕少武:4岁多那年,我的爷爷去世,5岁多时爸爸又去世。从那以后,我整个人就变得内向,有点自卑。后来有一次,我被同学叫去踢足球。在球场上,表现很努力,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勇敢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从那时起,我就找到了足球的乐趣。
新京报:足球是怎么与农村学生产生联系的?
吕少武:其实之前,足球一直是我的个人爱好而已。2014年,我参加定西市的足球比赛,结果膝盖受伤,韧带断了。从医院回学校后,我进行了一些康复训练。有一天在学校抱着球踢,因为腿脚不方便,踢飞了。当时,现场有很多学生争先恐后地捡球。我突然想到,可以和学生一起踢球,我当他们的教练。
选择足球,另一个原因是,足球算是三大球里,对场地和器材要求最低的,也是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唯一一种可以教的球类。
新京报:学生们此前没有接触过足球?
吕少武:可能通过一些动画片,知道有“足球”这种运动,但是从来没有参与过。我们农村学校,至今没有一个专职的体育老师,运动器材也不全,在此之前,学生也没有机会去接触足球。
新京报:足球所需的场地和器材怎么解决?
吕少武:我把自己想法跟校长说了,商量了一下场地问题。学校旁边有一块地,原来是一些女老师用来种菜的,后来荒废了,可以用来作为足球场。然后,我们全校师生一起动手,学生用铲子,老师用铁锹,花了一天时间把地平整。虽然简陋,但是场地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足球和一些训练设备,是在网上买的,花了四百多元,买了两只4号足球和6个障碍标志筒。
新京报:没有专职教师,怎么开展训练?
吕少武:没有教材,从网上下载一些教学视频,在教室里看,一个画面一个画面地分析。没有专职教练,我就来兼任。传球和高球这些,一项一项地练,慢慢摸索。休息的时候,就讲一些球星励志的故事,告诉学生,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
新京报:语文老师教的体育,成果怎么样?
吕少武:今年的陇西县小学生足球比赛,全部十二支参赛队伍,我们学校的球队获得第三名。我们学校是第一次参加,获得了第三名。农村孩子能到这样的名次,真的不错了。明年争取第二,三年以后要得冠军,我有信心。
“足球让学生站得更高”
新京报:在你看来,农村和城市学生有什么不一样?
吕少武:自信,主要是自信的程度不一样。我去观摩县城里学校间的足球比赛,发现城市学生很活跃,敢说敢玩,同样的场合,我们的孩子都不敢说话。
这个差距是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留守或者半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爷爷奶奶或者妈妈在家看着。家长中不认识字的很多,回家以后没有人教育,都依赖学校和老师。所以出门以后,胆子特别小,怕生。
新京报:足球能给农村学生带来改变吗?
吕少武:这算是我的意外发现。踢了足球以后,学生自信多了,脸上有了笑容。学业上,做作业不需要特别叮嘱,都能准时完成。我们球队有个学生,平时考试分数都是个位数,每天垂头丧气,在学校混日子的那种。踢球后,这个孩子脸上有了笑容,学习上也有了主动性。
新京报: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足球意味着什么?
吕少武: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足球是一把打开外部世界的钥匙。通过参加比赛,他们有机会打开眼界,找到快乐和自信,以后能够站得更高。
新京报:作为“教体育的语文老师”,怎么看待自己走红?
吕少武:我是一个爱足球的中文系毕业生,“教体育的语文老师”,听起来有些调侃,但是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真实情况。可以说,遇到这些孩子们,我挺幸运的。出名对我来说,跟以前没什么区别,我还是一天吃三碗饭,还是一个普通教师。
新京报:未来有什么心愿?
吕少武:我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希望有一个机会,能够得到体育方面的培训机会,自己多学一点,不至于耽误孩子。

——来源:新京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齐志公益

官方微信

儿童心理云平台

服务热线:

020-83707079

微信号:18520081188(备注来意)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较场西路东关汛3号三楼

公益合作(投稿):admin@gzqz.org

广州市越秀区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版权所有-广州公益网(公益020/齐志公益课堂/公益游/齐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粤ICP备14025298号 )

粤ICP备14025298号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