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公益网

标题: “时间银行”如何让人乐存爱取? [打印本页]

作者: gongyi020    时间: 2019-11-22 14:20
标题: “时间银行”如何让人乐存爱取?
    从2012年南京试行“时间银行”以来,当地的探索就一直令人关注。日前媒体报道称,南京建邺桃源居社区已率先试点把“时间银行”搬上区块链,志愿者可以在支付宝中存储公益时间、兑换养老服务。利用区块链技术防止公益时间的丢失、篡改,保障其存储、兑换的公开透明,能为“时间银行”创造更有保障的信用,对在更大地区范围的推广大有裨益。
(, 下载次数: 87)

  “时间银行”在国内不算新鲜事了。如果从上海一些社区探索“时间储蓄式为老服务”算起,“时间银行”在国内已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从一些前期实践的案例来看,不少地方以社区为“主战场”来推进展开。尽管这种本土化的模式便于找到贴合群众的需求、形成迅速落地的试点,但由何种主体为“时间银行”输出足够的信用保障一直存在着争议。而从南京的案例中,我们看到,区块链技术为社区或社会组织引入第三方技术服务、营造可信赖的环境带来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这将充分发挥基层自组织的积极性,为社区平台打上信用的“补丁”,避免科层式打造与管理“时间银行”的弊端。

  从本质上说,“时间银行”为人们提供的是一种信用产品,它终归要提供双向的互助服务,创造“收支平衡”的机制。人们为他人提供服务,并据此找到适合的服务,实际上是在时间存储和兑现之间实现一种等价的匹配。通存通兑只是创造这套“收支平衡”机制的前提条件之一。要让“时间银行”发挥善治的功能,让人们真正乐于储蓄、喜爱支取,还需要打破服务资源稀缺、服务地域狭小的障碍,吸引更多地方、更多的人、更丰富的资源参与进来。

  往长远来看,“时间银行”需要匹配大数据分享的平台。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蕴藏着丰富的需求和数据资源。当公益时间受到充分的保护,人们的隐私得到足够的尊重,大量可信的用户数据才能汇聚起来。而接下来,政府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参与进来,开发出丰富的互助场景与应用,让海量用户数据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此外,“时间银行”兼具公益属性的特质,让其与良好的道德风尚天然融合。要在陌生人社会中建立一种信任,除了技术、制度的创新,还需要文化的建构。唯有如此,人们才会有强烈的意愿运用“时间银行”,并从中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乐。   (杨博)

来源:广州日报





欢迎光临 广州公益网 (https://www.gongyi02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